人乳头瘤病毒(HPV)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,其中高危型HPV(如16、18型)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,约70%的宫颈癌由这两种类型引起。低危型HPV(如6、11型)通常导致生殖器疣,但致癌风险低。
HPV疫苗通过预防高危型HPV感染降低宫颈癌风险,分为三种:
二价疫苗:针对HPV 16、18型,预防70%宫颈癌。
四价疫苗:覆盖16、18、6、11型,额外预防90%生殖器疣。
九价疫苗:防护最广,涵盖7种高危型(16、18、31、33、45、52、58)及2种低危型(6、11),预防约90%宫颈癌及更多病变。
最佳年龄:9-45岁女性和9-26岁男生都可以按需接种HPV疫苗。
适用人群:女性及男性(男性接种可防癌及减少传播)。
年龄范围:多数国家推荐9-45岁,具体需遵循当地指南(如中国批准9-45岁女性接种)。
安全性:获WHO及多国药监机构认证,全球超2亿剂接种验证。
常见反应:注射部位疼痛、红肿,短暂发热或头痛。
严重副作用:极罕见,如过敏反应(接种后需观察15-30分钟)。
定期筛查:即使接种疫苗,25岁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TCT(宫颈细胞学检查)和HPV检测,早期发现病变。
健康生活方式:安全性行为(使用避孕套)、戒烟(吸烟增加癌变风险)。
1.已感染HPV能否接种?可以,疫苗仍可预防其他未感染的型别。
2.男性为何接种?预防肛门癌、口咽癌及生殖器疣,同时阻断病毒传播。
3.保护时长?至少10年以上,无需加强针(持续研究跟踪中)。